您好,请 登录 注册

设计费,10年没动了,应该涨价了……

作者:朱美乐   来自源于:奥视装饰头条 时间:2018-11-01    

这些年,没怎么涨过价的商品好像不多,大的如房子,小的如葱姜蒜,价格都翻了几个跟头。

可是,设计费和20年前差别不大,前些年行情不好的时候还听说过恶性降价的个案。多数设计公司的人均产值有所增长(增加了不到一倍),可远远赶不上CPI指数。

设计师的绝对薪酬上升了,但相对薪酬下降得更多。

20年前,建筑师工作三五年就考虑买房,而且是在一线城市;现在,工作三五年租房都越来越远了。


设计师日子不好过,老板们也一样,一年比一年难。


设计公司的人工成本仍然是开支中的大头,但非人工成本——房租、税收、福利、差旅等等——越来越高,利润率越来越低。几年前,有位设计公司老总就已经告诉我,公司的利润率已经是个位数了,战战兢兢辛苦一年还不如把资产拿出去放贷挣得多。

2019年元旦即将实施的税务局征收社保的新政策,不仅会使低附加值服务业陷入困境,不少设计公司也会感受到巨大财务压力吧。根据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社保征管体制改革后,企业和个人将多缴社保近2万亿元。

还有人算了一笔小账:

一个原先按基数缴纳社保的50人的小微型设计公司,人均年薪15万的话,2019年将多缴200万社保,人均4万。如果按年人均产值40万计算,多缴的社保占10%的产值。这还没有考虑员工实际到手薪酬下降了的问题,如果要把这个差额补上,保证员工2019年薪酬不降,公司还要再加上1万多。也就是说,如果这家设计公司的年利润率达不到12%以上, 2019年很可能就将亏损。

人均产值50万、60万以上的公司暂时不至于关门,但是利润率的降低意味着企业对未来投资能力(研发、品牌等)的降低。再加上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税收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的话,设计公司的止损点也会从人均产值40万提高到50万、60万。


怎么办?


想在设计行业继续玩下去(转行或者关门不在本文讨论范畴内),只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

小路是挖潜,降低成本。这些年一些设计公司抓的管理走的就是这条路,其中的佼佼者在住宅的标准化设计上几乎研究到了极致。这一招效仿的应该是大规模制造业,标准化在降低成本、保障质量上确实有效,更重要的是标准化是制造业大规模生产的基础,大规模生产又是占据市场份额,挤垮竞争对手的手段。

但是,设计行业与制造业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客户对设计师的期待和对工人的期待是不同的。设计标准化可以算是一个细分市场,有一定需求,但不是(也不可能是)设计市场的全部。或许会让个别公司在某个阶段日子过得还不错,但不存在挤垮同行,垄断市场的可能性。

而且,如果制造业标准化的极致是机器人代替工人的话,设计标准化的不断追求应该是在为AI替代画图匠铺垫技术基础吧。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不是说设计公司不需要抓设计管理,而是说要适度而为之,对抓好这方面管理的期望值要合理。我估计运营管理对公司效益的影响在20%上下。

大路是设计费涨价。

首先声明我说的设计费涨价绝不是期待政府或行业协会搞一个涨价版的收费标准,这些非市场化行为对设计行业没什么益处。

有人说设计费涨价太扯了,能接到活不错了,想涨价客户就把项目给别人了。这话没错,涨价当然不是硬生生要钱,得先把功课做好。

功课就是ADU一直在说的“产品”。2.0时代的设计师有两种方式把设计做好,一是成大师,不过多数人有此心没这个命;

二是多数人走的职业设计师的道路,专注于某一领域专业技能的长期积累,形成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够改变我们的认知,把某一类设计(产品)做好。

注意,这里说的专注是做事情专注,不是视野狭窄。2.0时代的设计师应该是视野宽阔、做事专注的T型人才。


这两三年,已有很多公司靠产品脱颖而出,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的都有。他们大多是八零后(或准八零后)创办的小微公司,想用新思维成就一家设计公司,愿意为产品研发投入。

实际上,现阶段因为设计圈内产品意识还不强,稍有产品思维的企业比较容易凸显出来。两年时间,他们的设计费都涨了50%以上,从出门跑项目到客户打电话上门寻求合作,推掉的项目比接下来的项目多几倍。

设计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这类行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做得越多越涨价。医生、律师、会计师等等,和建筑师一起被归为专业人士,在经营上遵循同样的规律。

中国设计品牌网_CDBP智库_设计中国展-华彰奖_大国设计品牌榜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6978号